秦新能源的是電動車嗎
秦新能源的是電動車,但不全是電動車,也有混動車型。另外,電動車與新能源汽車并不是同一個概念,只能說電動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一種。
現在將電動車統稱為“新能源”車這種叫法,其實根本名不副實,因為這些“新能源”車用的還是舊能源,而不是新能源。
按照國際上通用的標準:可再生能源,才能叫做新能源:風、水力、潮汐、陽光、生物能等等,這類能源,都是清潔環保的,不會增加碳排放。
不可再生的能源,叫做舊能源:石油、天然氣、煤炭等等,這類能源,都是燃燒化學燃料得到的能量,不光會增加碳排放,其他有害成分還會污染環境。
因此,判定一輛車是不是新能源車,不該看它的發動機是用電還是用油,而是看它所使用的能源,源頭到底是什么東西?
簡單地說:如果電動車充的電力來自火力發電,那這種電動車就屬于舊能源車。
而如果燃油車所使用的燃料使用的是100%的生物燃料,或者幾乎0碳排放的液氫,那這種燃“油”車就屬于新能源車。
所以,2023年1月1日退出新能源補貼,從咬文嚼字角度看一點錯也沒有。因為像什么比亞迪、特斯拉電動車,嚴格意義上講其實都是存儲著舊能源的車輛,哪來的什么新能源。
畢竟,火電還是占了電網供電大頭。
再說乘用車電池還有很多固有問題,至今未實現突破。
1能量密度,同樣重量的電池,續航時間和距離,遠不及同樣重量的汽油;2快速滿血,充電時間再短,也短不過加汽油,等待過程讓心急的人郁悶;3氣候制約,天氣越冷,電池容量就越小,北方用戶的體驗不如南方用戶;4電池更換周期,電池一經使用就在不斷衰減,二手電動車賣不上什么價。
那么,既然所謂的“新能源”車不用新能源,且用戶體驗還有諸多缺憾,那么我們為啥還要發展電動車呢?
環保只是個由頭,主要還是能源戰略。
我們現在的能源結構還是嚴重對外依賴的。原油是夠用,但基本依靠進口解決,而同時我國煤炭儲量則非常豐富。
由于原油大部分靠海路運輸,小部分經由管道進口,如果臺海發生軍事沖突,海路被流氓國家聯合起來禁運,而俄羅斯和中亞等國,又乘機坐地起價,大發橫財,能源保障問題就成了大問題。
反過來,要是存量車中有一半車輛是用電,那么,能源禁運對我們的殺傷力有終歸有,但效果就不像都是純油車,那么可觀了。
>>點擊查看今日優惠<<

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
即可進入交流群

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

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
即可進入交流群

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