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小鵬批三倍薪資挖人,公關稱非汽車行業
近日,小鵬汽車董事長、CEO何小鵬在做客某檔欄目時,發表了一番引人矚目的言論。他直言:“一些企業只會跟風,用三倍工資挖人。這樣雖能少走很多彎路,可壞處是讓社會都不想創新了,都是先模仿再超越,這個‘超越’不過是做得更便宜。”
此言論一經傳出,迅速在網絡上掀起熱議浪潮。不少網友敏銳捕捉到這一信息,甚至有人將目光投向小米,猜測何小鵬是在暗指小米近年來在智能電動汽車和AI領域頻繁的挖角行為。畢竟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,人才搶奪大戰從未停歇,每一個關于薪資和挖人的話題都能觸動行業敏感神經。
然而,5月16日,小鵬汽車品牌公關負責人及時發文澄清:“拜托一些好事者別亂帶節奏,大師兄(何小鵬)在聊的根本就不是汽車行業,指的是某些中小型科技公司。”負責人還表示,“放眼望去,汽車行業哪里有三倍機會…”
從公關負責人的回應不難看出,大眾此前的猜測可能是一場“烏龍”。何小鵬所批判的三倍薪資挖人現象,并非針對汽車行業內的競爭同行。其實,在當下科技行業高速發展的進程中,中小型科技公司的發展模式和人才策略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。
一些中小型科技公司,在看到某些商業化成果后,急于復制成功路徑,便采用三倍薪資這樣的高薪策略大量挖人。這種做法在短期內確實能讓企業獲取所需人才,少走技術研發和市場探索的彎路。但從長遠來看,正如何小鵬所言,這無疑是一種短視行為,它破壞了行業的創新氛圍,使得企業不再愿意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自主研發和創新,而是試圖通過模仿和低價策略來獲取市場份額。
此次事件也反映出,在AI和新能源等技術高速融合的大背景下,科技與汽車產業之間人才爭奪形勢日益嚴峻,行業之間的界限愈發模糊。大眾對于行業內的人才流動、薪資策略等話題高度關注。而企業在面臨類似爭議時,及時、準確的公關回應對于避免輿論誤讀、維護自身形象至關重要。
最新問答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