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亞迪最新的產能規劃是怎樣的?
比亞迪最新的產能規劃是未來兩到三年達到800萬臺。目前,其國內多個基地規劃產能總計672萬輛,不少已建成投產,如深圳坪山、西安、長沙等基地皆有明確規劃車型與產能;海外方面,泰國、烏茲別克斯坦、墨西哥等地合計規劃90萬臺。2024年,產能預計超550萬輛。如此宏大的規劃,足見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疆拓土的決心與實力 。
在國內,比亞迪的產能布局星羅棋布。深圳坪山工廠規劃產能35萬輛,肩負著生產漢與唐車型的重任,這兩款車型作為比亞迪的中高端代表,承載著品牌的技術與形象,坪山工廠的穩定產能輸出至關重要。西安基地規劃產能高達150萬輛,是比亞迪重要的生產據點之一,秦與宋車型在這里源源不斷地駛向市場,滿足著消費者對于高性價比新能源汽車的需求。長沙基地(雨花 + 星沙)規劃產能90萬輛,主要生產海豚和秦車型,為緊湊級和經濟型市場提供充足的產品供應。
常州基地規劃產能40萬輛,專注于生產元PLUS、海豹、海鷗等海洋生物系列車型,助力比亞迪在年輕化、時尚化的細分市場站穩腳跟。撫州基地(收購原大乘乘用車)規劃產能35萬輛,致力于生產海豚車型,進一步鞏固該車型在市場上的地位。濟南基地規劃產能30萬輛,作為綜合性基地,半導體、動力電池、整車制造能力一應俱全,體現了比亞迪完善的產業鏈布局。
合肥基地規劃產能130萬輛,不僅生產秦、驅逐艦05車型,還負責高端零部件的制造,為提升產品品質提供有力支持。鄭州基地規劃產能100萬輛,涵蓋整車、電子及零部件生產,是比亞迪產能規劃中的重要一環。深汕基地規劃產能60萬輛,專注于新能源零部件生產,二期已于2023年7月建成投產,為整個生產體系提供關鍵零部件保障。襄陽基地規劃產能30萬輛,在2023年第一季度建成投產,為產能提升貢獻力量。南寧基地規劃產能30萬輛,預計2024年6月建成投產,進一步擴大比亞迪的產能版圖。
海外市場上,比亞迪同樣積極布局。泰國規劃產能15萬臺,烏茲別克斯坦30萬,墨西哥15萬臺,巴西15萬臺,匈牙利大約15萬,國外合計90萬臺。這些海外基地的建設,有助于比亞迪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,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,滿足全球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需求。
此外,比亞迪在電池產能方面也有新動作。在重慶璧山基地規劃的100GWh產能規劃中,首期20GWh生產線計劃2026年投產,目標將全固態電池成本壓縮至70美元/kWh,與當前液態電池持平,首批將滿足40萬輛高端車型的需求,后續合肥以及西安的工廠也或將同步啟動改造,這將為比亞迪的高端車型發展提供堅實的電池保障。
總的來說,比亞迪的最新產能規劃全面且細致,涵蓋國內多個地區以及海外市場,整車與電池產能協同發展。通過這樣的布局,比亞迪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,還能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實力,有望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中占據更為有利的位置,推動品牌持續穩健地向前發展 。
最新問答

